原标题:保育钧:敢言“老保”的性情人生
保育钧 1942年出生,原全国政协副秘书长、中华民营企业联合会会长、曾任人民日报副总编兼秘书长、全国工商联副主席。长期致力于争取中国民营企业公平发展地位,两促“私产入宪”。 新京报记者 侯少卿 摄
5月31日凌晨,74岁的保育钧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。
保育钧的助理朱娜在朋友圈发文:您走得太突然,有太多的不舍。
朱娜说,就在一周前,保育钧还从医院打电话给她谈工作。就在他离世前的两个月内,还到成都、甘肃等地参加有关民企及慈善活动。
在朱娜印象中,七十多岁的保育钧老是在出差,参加活动,活动主题则多关乎民营企业发展,“他工作节奏很快,脚步很快,我几乎跟不上。”
保育钧的一位老同事赵牧说,这么多年,他对保育钧印象从来没变:大嗓门,心直口快,做人做事光明磊落。
去世前还马不停蹄
一周前的那个电话,朱娜感觉保育钧的声音虚弱了很多,“但没想到病情会那么重”,朱娜说,自己还设想等他痊愈以后,向他汇报近期的工作。
一个月前,朱娜去机场送保育钧去成都参加一个慈善活动,他腰杆挺得很直,朱娜认为,保育钧身体一向很好,这次也能挺过去。
“实际上,保育钧一直都有肺病,今年年初,已经越发厉害”,保育钧在人民日报时的老同事杨良化说,以前的每年春节,保育钧和人民日报的一些老同志都会聚一次,保育钧每年都会到场,而今年春节,保育钧没有去。他给老同事们请假说,自己最近身体不适,早晨起床时哮喘得厉害,有时候要吸氧气才能挺过去。
“朋友们有时候看保育钧咳嗽得厉害,会劝他住院治疗,但保育钧总是说没大碍。”杨良化说。“一是他工作太忙,二是他对自己的身体比较自信。”
河北徐水的民营企业家孙大午在四月份的时候,曾与保育钧联系。孙大午问及保育钧的身体情况,保育钧声音洪亮地告诉他,身体没事。
“他似乎从来没有关注过自己的身体,只要一聊,就聊民营企业。”孙大午说,那次联系,保育钧曾和他聊起对经济形势的看法,孙大午劝他,“曲曲折折才叫路。”保育钧当时说,自己还计划做很多事情。
在保育钧去世前两个月,他还在马不停蹄地参加活动。3月,保育钧出席了博鳌亚洲论坛;4月份,他在甘肃出席了一个海峡两岸合作活动。
保育钧的一位人民日报前同事说:“他去参加博鳌论坛的时候,朋友们还担心他的身体,但他很洒脱地说自己没事。”
保育钧的一位朋友说,保育钧从博鳌论坛回来,身体就出现状况,直到5月8日诊断出肺癌晚期。
“从诊断出病情到离世,只有二十天时间。”一位熟悉保育钧的律师发文纪念说:保育钧会长离我们而去,74岁不算高寿,主要是积劳成疾的原因吧,每天参加几个会议、阅读十几个文案和民营企业家的信函,是他司空见惯的事。
一生为民企鼓与呼
孙大午5月31日早上看到保育钧去世的消息,哭了。
在孙大午的心目中,“保育钧是恩人,亲人。”
2003年5月,孙大午被指向三千多户农民借款一亿八千多万元,涉嫌非法集资被拘押,最终他被徐水法院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罪名判处有期徒刑3年、缓刑4年。
孙大午说,当时自己失落迷茫,不知前路怎么走。
从看守所出来的第二天,保育钧来了。
保育钧鼓励孙大午,“勇敢走下去,民营企业有前途。”
此后,保育钧多次到孙大午的企业讲课,帮助孙大午走出困境。“我尊敬他,不仅仅是他为我的事情鼓与呼,还因为他做人做事干干净净,光明磊落。”孙大午说,保育钧到大午集团讲课,从来没有收过一分钱。
去年10月,保育钧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说,“我一生最放不下的事情,就是为民企鼓与呼。”
朱娜说,只要是民营企业家找上门来,保育钧来者不拒。保育钧在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有一处办公室,专门接待来访客人,“大到五百强企业家,小到身家只有几万元的小企业主,他都见,能办的事,立即打电话处理。”
朱娜说,不管在任何场合,只要有关民营企业的问题,这位七十多岁的老人,总是忍不住要发表意见,看到与改革唱反调的论调,他脾气就会变大。
在公开的报道中,保育钧对民营企业主多次给予声援。
保育钧曾就引发巨大争议的“吴英案”发表观点:“吴英案子是银行机构不合理,监管不到位的结果。所以处理这个案子不能简单地判她死刑,我是很有意见的。”
吴英案被最高院发回重审后,最终吴英被浙江省高院判处死缓,后减为无期徒刑。保育钧后来多次接受媒体采访时说,这些旧事不搞清楚,民营企业家法律地位不能保证,打着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旗号可能走偏。
多年来,保育钧一直希望从制度方面对民营企业进行保护。
1998年3月,保育钧以全国工商联的名义向全国政协提案,明确提出共有财产和私有财产一起保护。
2002年3月,保育钧以《健全财产法律制度,加强私有财产保护》为题,作为工商联团体提案,再次向全国政协提交,明确建议“保护公民私有财产权,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非法侵占或者破坏个人私有财产。”
2004年,全国人大通过宪法修正案,保护合法私有财产。
敢说敢言敢于担当
保育钧在人民日报时的老同事杨良化习惯把保育钧称为老保,这是保育钧在人民日报时同事对他的称呼。
保育钧196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,历任人民日报社记者、编辑、组长、部主任、编辑委员、秘书长、副总编兼秘书长、副总编辑兼华东分社社长。
1981年,杨良化从社科院研究生毕业后,分到保育钧担任主任的科教版担任编辑。当时,正值胡耀邦主持文革后的拨乱反正工作,人民日报科教版就开辟专门的栏目,组织评论文章,随新闻一起刊发。
1984年10月1日,新中国成立35周年庆典上,游行队伍打出“小平,您好!”的标语。人民日报在场的记者拍下了这个镜头。到编辑部后,大家都觉得照片挺好,但在是否刊发上,都拿不准。当晚杨良化正好是值班编辑,保育钧做二版主编,保育钧认为,这个标语道出了人民与领袖的平等关系,同时反映了人民对领袖的感情,保育钧当即决定刊发。也正因此,“小平,您好”从此传遍大江南北。
在去年接受新京报采访时,保育钧讲起了这样一件事:1996年离开人民日报之前,保育钧是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兼秘书长。上级要求报送下一个月的用稿计划。“报送用稿计划,就是计划新闻,你是做新闻的,你说说,你知道下一个月会发生什么事吗?当时都是市场经济了,还搞计划新闻!”
“我认为他们根本不懂新闻,所以我就不报送。”保育钧说,他的坚持让上级领导很不满意。终于在1996年,他被调离人民日报。
杨良化告诉新京报记者,保育钧敢说敢言,敢于担当,跟随他做新闻也感觉激情澎湃。他们也曾劝保育钧说话做事注意一些,“但老保就是那种性格,直来直去,改变不了。”
直爽中不失细腻温情
“保育钧为人直爽,敢怒敢言,但很多时候,又有他细腻温情的一面。”杨良化说,保育钧病情加重是在他的夫人去世以后,“一个七尺男儿,提到他的夫人,以泪洗面。”
去年12月,保育钧的夫人去世,保育钧的一位老朋友看到保育钧情绪低落,就把保育钧接到自己的住处休养。当时,保育钧家里还设着夫人的灵堂,保育钧离开的时候,给夫人鞠了个躬说:“夫人啊,我过两天就回来了。”
这位朋友说,保育钧生前,总是提到自己的夫人,他告诉这位朋友,“该离开的不是她,而是我。”去年下半年,保育钧身体不适住院,他的夫人昼夜陪护,去年12月发病离世。保育钧认为,妻子是因为看自己住院,着急发病的。
“每天工作再忙,他只要能赶回家,都会给老伴做饭”,朱娜说,保育钧很顾家,对老人、爱人都很体贴,每个月都会回老家南通看望母亲。
杨良化告诉新京报记者,保育钧离开人民日报二十多年了,但始终与老同事们保持紧密联系。饭桌上,保育钧声如洪钟,腰杆挺直,来回敬酒,“二十年了,他没变,敢说,敢言,敢动真感情。”
新京报记者 安钟汝
免责声明:以上信息来源于互联网,本网仅作为分享资讯之目的,不代表本网同意以上内容的表述,包括但不限于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、合法性、时效性及其观点、主张等。任何单位或个人如对以上内容有权利主张(包括但不限于侵犯著作权、商业信誉等),请与我们联系并出示相关证据,我们将按国家相关法规即时移除。
|